2020年中东地区回顾及2021年展望——王健

首页    研究成果    中文    2020年中东地区回顾及2021年展望——王健

2020年中东地区回顾及2021年展望

——“年度国际形势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之二——

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国际所所长 王健

 

一、2020年中东局势发展的回顾

2020年的中东地区的发展,有几个相较往年明显的特点:

一是新冠疫情冲击,造成地区国家经济社会不稳定。由于医疗基础设施、民众防疫配合、社会隔离措施落实、疫苗研制等多因素影响,中东地区各国疫情发展情况不一,但总体来说还是对地方经济和社会造成很大冲击。与客流和人流相关的航空、旅游、百货等行业大受冲击;麦加朝觐受到影响。人数受限和保持社交距离的朝觐也是历史首次;国际对能源需求减少引发油价暴跌,沙特、阿联酋、科威特等国的石油财政收入减少,社会保障资金又到威胁;受到疫情和特朗普制裁的双重叠加,伊朗经济形势进一步下滑,石油出口降至正常年份的一成,里亚尔崩盘,现在汇率下滑到1美元兑换26-29万兑换里亚尔,总体下跌40%。伊朗还出现胰岛素等基础药物短缺的情况。

二是地区冲突并未因为新冠疫情而降温,依然持续不断,主要集中在叙利亚、利比亚、也门等地。但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变化,在域外大国积极干预的同时,地区国家由于经济等因素影响,干预力度和方式有所转变。由于被制裁,伊朗降低了在叙利亚和也门战争中的支持力度。阿联酋2月从也门完全撤军,但转而在叙利亚开辟新战线,对抗土耳其和穆斯林兄弟会。阿联酋还积极支持利比亚国民军(LNA)同土耳其支持的民族和解政府(GNA)开展战争。相比之下,土耳其成为中东地区干涉的新主力。近期土耳其在外交上已从之前奉行的零冲突外交转向零朋友外交,在对外事务上倾向于采取武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介入叙利亚后,土耳其在2020年1月出兵介入利比亚内战支持国民团结政府(GNA),并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的纳卡冲突中支持阿塞拜疆。在域外干涉方面,俄罗斯继续保持主动态势,而美国则有收缩姿态,年底又宣布撤离部分驻伊拉克美军。但美国的干涉手段更加采用了无人攻击方式,斩首事件频出,主要针对伊朗伊斯兰卫队高官和核武器专家。其中代表事件是1月4日刺杀苏莱曼尼、11月27日伏击伊朗首席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和12月1日刺杀伊朗在叙指挥官沙赫丹。

三是部分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取得历史性突破。特朗普上台后就一直推动阿以关系出现新变化。1月份,美国公布巴以问题“世纪协议”,鼓吹以投资换和平。2020年9月15日,阿联酋和巴林同以色列,在特朗普的见证下签署《亚伯拉罕协定》。这也是以色列继埃以和平和约以和平之后的新一轮中东和平进程。签署亚伯拉罕协定的动因复杂,虽有特朗普要为自己选战加分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海湾国家抵御伊朗为首的什叶派威胁的安全考虑和能源革命后海湾国家内部经济改革和转型的需要。虽然这一和平趋势总体有助于缓和中东内部紧张局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是将巴以问题边缘化和以伊朗作为地区敌人的做法,将大大影响和平进程的有效性和包容性。

 

二、2020年中东地区发展展望

一是域外大国对中东政策可能基本稳定。特别是美国,虽然拜登在大选中主张要重返伊核协定,但是在伊朗已经突破协议规定(当然伊朗表示伊方的突破可逆),美国国内反对伊核协议呼声很高的情况下,美国是否会立即回到以前的伊核协议并不乐观。此外,对于特朗普对以色列做出的许多让步,包括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的改进,拜登会乐观其成,但同时会适当照顾巴勒斯坦人的情绪,推动巴以和谈。此外,在把中国作为美国战略竞争者背景下,美国会进一步加快从中东地区的力量撤离,通过地区大国实现离岸平衡。而俄罗斯由于国内经济等因素影响,也不会扩大在中东的战略投入。

二是地区和平与冲突继续延续。阿以关系还会进一步改善,因为阿以关系背后的动因决定了一旦有所突破。特别是一旦有了明确的和平红利后,阿拉伯国家跟进的步伐不会慢。阿曼、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很可能接着与以色列签约。与此同时,利比亚、叙利亚、也门的内部战争在短期内看不到彻底和平的曙光。

三是一些地区大国内部会发生变化。由于伊朗国内外部环境恶化,伊朗的国内强硬势头在上升。2020年初强硬派夺取议会选举胜利,暗杀事件迫使哈梅内伊及军方表态报复,都会制约鲁哈尼及后任政府同美国谈判会走的更远。2021年伊朗大选强硬派很可能卷土重来,一旦强硬派上台,美伊回到谈判桌,重续伊核协议的可能性很小。同时,由于以色列国内政治对抗,在特朗普下台后,内塔尼亚胡提前下台的可能性颇大。

四是中东地区的经济有可能出现反弹。一旦疫情由于疫苗运用等措施得到控制,中东国家经济将显露缓慢复苏态势。目前,部分行业复苏迹象明显。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近日发布的一份经济评估报告指出,2020年中东地区经济增速预计将收缩5.1%,2021年有望反弹至3.5%。为应对疫情冲击,中东国家持续出台了相关稳经济、保民生政策措施,同时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努力恢复经济。

2020年12月18日 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