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明:美国与东盟关系调整趋势及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
美国与东盟关系调整趋势及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 刘阿明
无论是美国与东盟关系还是中国与东盟关系都存在着自变量与因变量两个考察视角。从自变量上看,美国与东盟发展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关系有着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多重考虑;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是近邻,双方关系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拜登政府上台后,中美战略竞争加剧,东南亚地区被纳入美国“印太战略”的大框架,东盟同时获得了中美两大国的“竞争性关注”。总体来看,拜登政府对东盟加大了政策资源投入,双方关系有了新发展。
一,“低开高走”的政治关系。虽然东南亚国家被排除在拜登上任后的首选出访地之外,原定于5月的双方外长视频会议也因“技术原因”被临时取消,但紧接着,美国副国务卿舍曼、国防部长奥斯汀、副总统哈里斯相继访问东南亚国家,以视频会议、会见大使等形式的高层互动也相当频繁。10月,时隔四年后,美国总统首次通过视频参加了美国-东盟峰会和东亚峰会,宣布了一项1.02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强调美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12月,负责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访问东南亚,随后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印尼、马来西亚,他称东盟“对印太地区架构至关重要”,并希望在2022年1月举行美国-东盟特别峰会。政治关系的高调复苏显示出美国对于加强与东盟,尤其是新加坡、越南、印尼等国家的伙伴关系高度重视。
二,“姗姗来迟”的经济合作。东南亚国家是世界第三大劳动力市场和第五大经济体,也是美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在亚洲的第一大直接投资目的地。拜登在美国-东盟峰会上提出了“印太经济框架”并将于2022年开启谈判。“印太经济框架”涵盖范围广泛,美商务部长雷蒙多将其称为“非传统意义的自由贸易协定”。本质上讲,“印太经济框架”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回应TPP协定被废止后,东盟对于美国在地区经济关系中的作用的担忧,更体现出了美国在新经济和高精尖技术领域,建立小团体,构建以美国为主导、面向未来的经贸合作体系的长远目的。
三,“先行一步”的议题合作。美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在技术标准、数字经济、供应链安全等关键问题上,已经开始合作。8月副总统哈里斯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宣布了一项“增长与创新伙伴关系”,将重点关注数字经济、能源与环境技术、先进制造业和医疗保健领域,并就供应链问题开展高层次的对话。11月商务部长雷蒙多宣布美国与马来西亚计划在2022年初签署合作协议,提高半导体、汽车芯片等行业的供应链透明度和安全性。在海洋安全合作上,菲律宾、越南将继续成为美国着重发展双边防务关系的东南亚国家。
四,以迎合姿态缓解东南亚国家的担心。在中美总体关系上,哈里斯在新加坡称美国不会迫使东南亚国家在美中之间进行选择,东南亚国家对于舍曼呼吁在中美关系中建立“护栏”,积极寻找两国合作的表达也普遍表示欢迎。在意识形态话题上放低了“民主教师爷”姿态。尽管拜登政府将人权、自由和民主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与东南亚国家对话时却显得低调很多。奥斯汀在新加坡演讲时谦逊地称美国民主是有缺陷的,美国愿意与东南亚国家一起改进。在南海争端上支持声索国家、强调中国威胁。哈里斯在东南亚之行中称中国在南海行为“胁迫”、“恐吓”了东南亚国家;布林肯在所谓南海仲裁案结果出台5周年之迹发表声明,支持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关于专属经济区的声索,否定中国权益。
尽管美国对于东南亚的重视程度在上升,但仍然存在明显缺陷。例如,美国无法完全避免与东南亚国家在政治价值观上的不和。所谓的“民主峰会”邀请了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三个东盟成员国参加,而新加坡、泰国和越南这些美国传统盟友和新伙伴均不在其列。同时,相比特定的东南亚国家,美国对于东盟这个地区组织的整体重视程度仍然不足。虽然频繁表达“尊重东盟中心性”,但在2021年密集的高官访问中,却从未到访过主席国文莱,对于2022年的主席国柬埔寨也相当忽视,拜登政府直到11月才任命驻东盟大使,多个东南亚国家大使职位空缺,驻印尼大使金成还兼任总统的朝鲜问题特使。
相较美国,中国-东盟关系中自变量的作用更加凸显。由于地理相近、人文相亲、经济互补,双方关系起步虽晚,但成果卓著。1991年中国正式开始与东盟的对话进程,1996年成为全面对话伙伴,2003年中国成为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国。2021年在庆祝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之际,中国东盟正式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政治关系再次迈上新台阶。
经济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关系的关键支柱。中国是第一个与东盟建立自贸区的大国,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0年东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达到7300多亿美元。2022年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这一占到全球GDP近三分之一的经济合作框架将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经济关系的成长。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方在互连互通方面亮点突出,中国投资地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有着共同的战略愿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面对美国-东盟关系调整的新动向,中国在夯实与东盟全面关系的基础上,创新解决与个别东南亚国家之间争议的思路。从政治互信、经济合作、社会与人文互动等多个领域着手,加强功能性合作,推动中国-东盟整体关系、中国与东南亚国双边关系的共同发展、相互倚重,中国-东盟关系正在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