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军:后疫情时代的中俄关系——上海学者热议后疫情时期的国际关系系列(6)

首页    研究成果    中文    范军:后疫情时代的中俄关系——上海学者热议后疫情时期的国际关系系列(6)

后疫情时代的中俄关系

上海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会长、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 范军

 

   中俄关系内涵丰富。两国山水相连互为邻国又都是国际社会中的大国。中国学者把中俄关系概括为“和而不同”的伙伴关系。俄罗斯学者认为,“俄中两个独立文明处于平行发展态势,两国既有关系友好,也有关系冷淡时期”,“双方都保留着自己的独立自主性”。2019年,中俄共同回顾了两国建交70年来曲折而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并把中俄关系的定位界定为,中俄互为最主要、最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两国外交全局和对外关系中都占据优先的战略地位。中俄结伴不结盟,两国关系已成为大国、邻国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

   今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病毒是人类共同的看不见的敌人。面对疫情,中俄相互支持,守望相助,密切合作共同抗疫。在中国抗疫的关键时刻,普京总统给习近平主席发来慰问电,表达了同情之心,同时承诺坚定支持中国抵御病毒威胁。2月初,俄方在自身防护用品储备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向中方提供了189立方米、重23吨的医疗援助。当中国成功控制本国疫情而俄罗斯出现疫情势头时,中国政府援助俄罗斯的首批抗疫物资也于4月2日运抵莫斯科。中方援助物资总体积约为269立方米,总毛重约为25.5吨,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外科手套、体温计等物资。作为战略伙伴,中国优先向俄供应防疫物资。俄工贸部长说,俄从中国购买了7200万只医用口罩。疫情暴发以来,俄从中国进口了250万件医用防护服,后又与中国企业签订了105万件医用防护服的合同。普京在俄罗斯防疫工作视频会议上说,“当我们的朋友(中国)在2月份遇到困难时,我们送过去了200万只口罩。现在,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收到了1.5亿只来自中国的口罩。”

   与此同时,中俄双方加强了在传染病防治防控领域的科技合作。2月5日俄卫生部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赴武汉开展防疫技术交流,这是中国在特殊时期接待的首个外国防疫专家团。4月11日,中国政府赴俄抗疫医疗专家组乘俄方包机飞抵莫斯科。随机携带一批向俄方捐赠的抗疫物资。14日莫斯科对外经济与国际联络局发布通告称,中国黑龙江向莫斯科转交了23吨用于抗疫的人道主义物资。该局局长感谢中方在特殊时期向莫斯科提供各种帮助。中国医疗专家与受到严重冲击的莫斯科各大医院的合作有助于防止局部恶化。这种帮助不仅实际,还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体现了俄中两国的友谊和互相支持。

   毋庸讳言,俄罗斯在自身抗疫过程中也发生了涉华摩擦。中方希望俄方继续为中国公民在俄居留、生活提供便利并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俄外交部表示将对在俄中国公民一视同仁,充分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提供必要协助。

   全球新冠疫情暴发是对中俄关系的一次考验。习近平主席说,“俄方在中方抗击疫情最艰难时刻鼎力相助,我们铭记在心。”俄方高度评价中国抗疫成果,认同中方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反对个别国家将疫情政治化,向别国推卸责任的做法。普京总统说,“疫情发生以来,俄中两国始终团结合作,相互支持,体现了俄中关系的战略性和高水平,一些人试图在病毒源头问题上抹黑中国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新冠疫情重创世界经济。但今年第一季度,中俄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4%,这在世界经济整体下行背景下尤其难能可贵。2020-2021年是中俄科技创新年。习近平主席说,“中俄合作基础牢固,内生动力强劲,双方要以中俄科技创新年为契机,推动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俄罗斯在基础研究和原创方面独具优势。中国在信息通信、卫星导航、无人机、超级计算机等方面逐步走向世界前列,两国可以取长补短,彼此借力,共同提高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双方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加大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疫苗与药物研究、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人才培训等方面挖掘潜力。两国在其他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应加大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新合作方式,推动双边合作不断发展。相信经过这次新冠疫情的考验,中俄战略协作将更加坚韧强大。

 

 

2020年5月4日 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