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国际观的思考——毛瑞鹏

首页    研究成果    中文    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国际观的思考——毛瑞鹏

关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国际观的思考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秘书长 毛瑞鹏

 

      概括地讲,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是指中国共产党人观察、分析和运筹、应对国际问题的总体立场、观点和方法。简要汇报关于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百年国际观的发展历程;二是国际观的理论渊源;三是国际观的实践基础。

一、发展历程

      回顾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立足于中华民族谋求独立和复兴不同历史时期的客观国情和世情,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总体战略。根据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外工作核心目标的变化,百年国际观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谋求国家主权独立为核心目标。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为核心目标。三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以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目标。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实现民族复兴为核心目标。

二、理论渊源

      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有两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国际观的哲学基础和根本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963年,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中国人办外事所根据的哲学思想,不全是马列主义的教育,还有来自我们的民族传统。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尽管随着客观物质环境的变化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不断完善和调整,但总体保持了较强的一贯性。这与党的国际观的哲学基础、文化基础的稳定性具有很大关系。

三、实践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历史和中华民族对外交往史,以及建党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深化思想,形成自己的国际观。

      其一是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获得启示。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历史经验的研究和总结,注重从世界发展历史中总结规律性认识。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专题研讨班上深刻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所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为中国共产党坚定支持构建开放型世界体系经济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强调发挥能动性推动人类进步事业。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就指出,面对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有利条件。

      其二是从中华民族对外交往史中总结经验教训。中华民族对外交往史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也为中国共产党国际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刻的历史经验。这尤其体现在:维护国家独立,珍视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开放发展。 

      其三是从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实际工作当中总结经验和继往开来。展望未来,党的国际观也将在不断应对和解决日趋复杂的国际挑战的过程中经历调整、创新和完善。

2021年4月1日 19:14